可乐妈:生物学硕士,目前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点击关注,和可乐妈一起快乐育儿!
熟悉可乐妈的人都知道,处女座的我一直很信赖严谨的德国人的东东,可乐的奶粉是德淘的,小药箱里一半德国产,连安全座椅都是漂洋过海从德国回来的。可今天看到新闻里的一则消息,顿时让可乐妈吃惊了。
大致内容如下:
新华食品北京5月11日电(芦超)近日,质检总局发布2015年3月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共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311款不合格产品上榜。其中,来自德国的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共有87款,德国也由此成为不合格产品最多的“黑榜状元”
在众多德国的不合格产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品牌莫过于喜宝。此次上榜的喜宝产品为喜宝苹果香蕉果泥和喜宝苹果香蕉果泥,由北京永嘉商贸有限公司进口至国内,上榜原因均为违规使用化学物质维生素C。
作为欧洲最大有机婴儿食品生产商的喜宝,在2012年进入中国便受到广大中国年轻父母们的青睐。据了解,除果泥外,喜宝在国内畅销的还有奶粉,喜宝的奶粉也一向以小众高端的姿态面对着中国市场上的众多竞争对手。
质检总局表示,上述食品、化妆品的问题是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都已依法销毁或退运,并且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妆品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销毁”看似问题很严重,其实不然。消息一出,可乐妈立马进行查阅搜索了。首先确定的是,大部分产品是由于标签不合格,身为从业人员,可乐妈可以告诉大家,所谓标签不合格大致就是中文标签与国家规定的格式不符合,因此产品本身是不存在问题的,大家可以放心,问题出在进口商做的标签本身。因此就这么销毁,实在是有些可惜。
回到全篇文章重点指出的喜宝果泥问题。很多家长会说,维生素C是好东西啊,平时我们都会买维生素来补充营养啊,怎么就违规了呢。可乐妈咨询了专业人士,得到的回答是,这次事件可能和一直在讨论的好时巧克力违规添加化学物质维生素E事件一样(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度娘,关键词,好时巧克力,维生素E),具有很大争议。
可乐妈的解读:
权威部门专家认为,无论维生素是多好的东西,滥用,吃太多就是不好的,有潜在毒性致眩晕等风险。但其实
1. 维生素要造成健康风险可能需要长时间保持相对较高的摄入量,举例说就是每天吃400毫克维生素吃上几年。本身果泥产品本身含有的维生素量很低,单位以mg/kg计,也就是说每天要吃1-2Kg,连续吃几年才能达到危害的程度,可想而知。果泥里的维生素C含量总不可能高过维C泡腾片或者其他维C营养剂把。
2. 其次,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都有很严格的适用范围限制和用量的限制。这两个标准中允许使用维生素E的食品类别恰好都不包括巧克力,也许这就是好时巧克力违规的原因。大家知道巧克力的配料中都会添加油脂,由于好时巧克力的配料表中的油脂刚好是富含维生素E的,企业又秉着严格的态度,在配料表中油脂旁注明了维生素E(显然是多此一举),这下就变成违规添加了。
但喜宝果泥不一样,GB14880中规定,果泥中可添加的维生素C含量为:50mg/kg –100mg/kg。也就是说,维生素C是可以添加的,只是量是需要控制的,因此不能添加维生素C一说,显然与此例不符。
3. 可能有家长会说,那是不是喜宝添加了工业用的维生素C而不是食用级别的呢?可乐妈觉得,喜宝作为老牌子的食品企业,不会犯这种毁声誉的事。其次,同样是维生素C,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区别工业级别和食用级别。因此,添加工业用的猜想也不成立。、
4. 大家知道,果泥中富含的就是维生素C了,而各种水果的含量又不一致。我们只能推测,此次喜宝果泥事件,可能就是由于维生素C的含量超标了,或者喜宝在配料表的标注中标明了维生素C的含量,而刚巧超过了国家的限量值。毕竟国外和国内的标准都是有些许不一致的。
5. 为什么要销毁呢?质检总局总局负责进出口食品的监管,在口岸查到的不符合我国法规要求的产品,可以选择销毁处理,也可以打回原籍。销毁,估计就是退运的费用更划不来把。只是可惜了那两批果泥啊。
总体而言,目前暂不能最终确认喜宝果泥违规,但无论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还是添加剂带入引起的误会,这件事和健康危害还是有距离的。可乐妈认为家长还是可以放心购买的。
3.按功能
不定期美淘、德淘拼单:微信号 winni828
美妈美妆分享(SKII、雅诗兰黛\兰蔻、香奈儿和迪奥、丝芙兰等国内专柜代购):微信号cindy868613